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派特的幸福劇本Silver Linings Playbook觀後感


在還未看電影之前,我想著,到底什麼是Silver Linings?
怎麼翻譯會翻成派特的幸福劇本呢?
後來我查了一下字典,
原來Silver Linings是指那種,
烏雲滿佈但陽光從邊緣微微透露,猶如銀色的一線希望。


在談細節之前,
先快速的下個結論好了:這是一部愛情喜劇。

就故事本質上來說,這應該是很常見的救贖式電影,
就是那種主角的人生在某一個時間點上肢離破碎後,
再一步步把殘破的人生慢慢拼回的故事。

這有點老套,但是某些觀眾群(包括我)就是喜歡這種口味,
就是那種想看著別人一步一步從谷底爬出來,
由衷的想聲援主角和或多或少的代入感,正是決定這類型救贖式電影成功與否的重點。

我完全可以接受電影中適當的美化和幽默,
但是我認為在處理這種極度嚴苛的主題時,
電影應該讓觀眾確實了解到精神疾病的困境,
而非用含混的態度去略過很多嚴酷的問題。

很遺憾的,我認為本片用了過於輕鬆的態度在談論精神疾病這件事情。
例如他的哥哥,那種帶有挑釁刺激式的說話方式,
也許對於正常的兄弟情深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對一個有暴力前科的躁鬱症患者,實在是非常不恰當。

又例如那位有禮貌的黑人病患,
這個腳色讓我覺得非常的功能性,缺乏人性,
當然他不重要,但他的出現常常讓我感到莫名其妙,
看片中途我甚至懷疑他是派特幻想中的朋友或是人格,
(這樣反而比較合理)

此外還有那段男女主角初相識時把服藥這件事情當作聊天,
這明顯的意圖讓觀眾覺得有趣的老套搞笑橋段,
也證明了整部電影不斷地把精神病患的痛苦輕輕帶過。

在我看來,以整部電影的觀點來說,
「精神疾病」只是一個話題,
好比一個模板可以套到類似的電影上,
也許是破產也許是殘障又或著是什麼其他困境,
只是這次剛好是選了「躁鬱症」當題材,
我覺得這部電影並非認真的想要討論這個主題,
因為它一直在避談那些醜陋而且痛苦的部分。

換句話說,這部電影絕望的部分不夠,
沒有充分的把痛苦骯髒的那種無力感表現出來。

以上的缺點,只有在認真看待這部電影時才成立。
如果以一開始我所說的結論出發,
那就可以輕鬆地跳過這些缺點。

男主角的演出算是還不差,
也許有點做作但因為是個討喜的演員所以也很順眼。
女主角顯然蓋過男主角,搶眼且充滿情緒起伏的演出,
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蕩婦告白」台詞,
真讓人不禁期待起她往後的演出。
不過光是這種表現就能拿下奧斯卡影后,
實在想抱怨一下女演員的斷層似乎有點嚴重。

勞勃狄尼洛演得一如往常的很不錯,
只是我一直覺得有些部分未免畫蛇添足。
例如派特躺在床上,父親真情流露的那幕,
明明演得非常好而且意思表達十分充分,
偏偏要加那句「其實我要你一起看球是希望能填補父子的關係」(不準確但是大意如此)
這真的很多餘,因為勞勃狄尼洛的演技和前面的台詞已經充分表達這個意思,
卻好像很怕觀眾看不懂似的加了這句,
原本是一個父親不擅長表達感情但是真的很愛兒子的真情告白,
反而變成過度用力的跡象。

一開始就猜得到的寫信伏筆、
戲劇化且毫無意外的賭注結局和父親抓住兒子講了你一定要抓緊真愛的台詞,
不免讓人苦笑「果然是好萊塢」。

雖然這樣看下來是通篇批評,
不過其實整部電影是很「好看」的。
也許這不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但是可看性卻很夠,
看完也覺得心情愉快,以約會電影來說是很不錯的存在。